"在好好園區走路接觸大自然和田園生活,是最大的享受,還可以一面聽音樂,而無車馬聲的喧囂,更是難得"
"好好面對老去的事實,體會與其獨善其身,與眾人一起共老共樂也是一種選項"
"感恩好好,更要感恩您們熱誠的團隊嚮導,得以初窺好好的光影;希望有機會再體驗四季不一樣的好好鏡中世界!"
"一大早從高雄來到沙鹿,隨即展開一連串的行程看到自己的夢想被實現,真的很開心"
"提早部署了解未來可能的生活模式從分享過程中學到更多"
好好園館: 第二人生的圓夢家園
另類的通用住宅生活品質與風格,有別於主流老人住宅或護理之家的機構建構,我們在既有的社會文化的想像基礎上開展出新的論述與服務,相關行動者在這個過程中賦予、建構品質,建立互動和類家人的美好關係。
在原來的家之外,能擁有另外一個可超越孤單寂寞和短期照顧需求的社群與家園
相對於機構照顧裡的生存需求出發的功能建構、醫療建構、專業建構,
共居住宅的社會建構,另外從孤獨與照顧的生活需求功能出發,涉及服務生產行動、文化與論述建構、功能建構、權力建構,它須一群角色有別的共同建構過程。
創辦人的話
老,是每個人的成長議題。
一生無論精彩或勞苦,終將向晚。
我們要記得,好好地享受晚年的繽紛
彩霞,自然自在之情。
「好好園館」是「有本」的第一個夢想,
我們希望在園區中引入「生活美學」及年輕人的創意和活力,
作為推動長期照顧的起點….
一個理想的生活聚落,
是有生氣的,
有很多很多的樂趣、笑聲、活力,
一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美在田園景致外,
有老有少,偶有喧鬧聲,
在這裡,每個人都自然自在,
這,就是我們自己的桃花源。
在靜宜大學附近,好好園館的樹悄悄地成長著,
吸飽水分的泥土也滋養著草地。
這裡有1800坪的綠地和農園,
有私廚美食、手作工坊、木工坊、鐵工坊、烤肉區,
經常充滿年輕歡笑,白日有鳥聲蝶影、清風徐徐,
夏夜則蟲鳴蛙叫、螢火點點、星光滿天,
竭誠歡迎來走走。我們已經很用心地做了起頭,
現在誠摯邀請有夢想的您,和我們一起打造心的桃花源。
聯絡我們
若您想更了解好好園館的服務內容,歡迎留言給我們,
收到您的訊息後,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謝謝!
有本與好好
言有所本、行有資本、老有老本,
有本致力解決高齡社會問題,
以體現人生諸多尋覓後,終得自然自在之情。
創辦人靜宜大學社工系紀金山 教授,有超過十年長照機構研究與成果,並於2010年將研究化為實際行動,創辦「台灣福氣社區關懷協會」,開始在台中海線深耕,在福氣協會的社會服務過程中,我們一直認為長期照顧關乎營造一個讓生命更具價值的家園。過去我們持續招募、培養熱情的青年朋友,學習及參與長期照顧服務工作。但照顧不只是單向的分享,重點應在互動中同時增進服務者與服務接受者雙方的價值感。
行動
為此,我們一群熱心公益的福氣協會會員結合長期重視社會服務的靜宜大學,成立了一個聚焦長期照顧議題的社會企業:有本股份有限公司,並推出一個強調發展「社會再連結」的好好園館計畫。
有本與好好
言有所本、行有資本、老有老本,
有本致力解決高齡社會問題,
以體現人生諸多尋覓後,終得自然自在之情。
源起
創辦人靜宜大學社工系紀金山 教授,有超過十年長照機構研究與成果,並於2010年將研究化為實際行動,創辦「台灣福氣社區關懷協會」,開始在台中海線深耕。在福氣協會的社會服務過程中,我們一直認為長期照顧關乎營造一個讓生命更具價值的家園。過去我們持續招募、培養熱情的青年朋友,學習及參與長期照顧服務工作。但照顧不只是單向的分享,重點應在互動中同時增進服務者與服務接受者雙方的價值感。
行動
為此,我們結合一群熱心公益的福氣協會會員,結合長期重視社會服務的靜宜大學與光田醫院,成立了一個聚焦高齡社會共居議題的社會企業:有本股份有限公司,並推出一個強調「社會連結」的好好園館計畫,發展高齡社會的創新宜居家園。
好好園館不是老人院,不是想找有照顧剛性需求的長者來填滿,而是一個開放的創新住宅,這個場域有三種功能。首先是讓一般人都能體驗共居的好場所,再進一步是作為已加入家族成員者的第二個家園,然後才是提供家族核心成員長住的終身住宅。所以好好的籌辦任務是打造可實際共居體驗的好場域,建立可被信任的專業服務組織,吸引號召一群認同「好好到老」的成員,共同編織出大家庭式互惠共好的社群生活。
※發現問題→尋找解方與設計→社會創新
高齡少子化、產業結構轉變導致的小家庭、晚婚、不婚、空間距離及文化轉變,都一再衝擊傳統家庭作為照顧承體的能力,在我們可以看得到的未來,我們相信含飴弄孫的圖像將會變成傳統文化裡的刻板印象。
超前部署去提出一個迎向未來的超高齡社會的新社會設計,就得面對剛才說的改變社會結構會遇到的政府制度法規、專業團體的既有規範、相關人的想法認知的既有慣性。一個制度本身的鞏固並不是中立的,它有其內在既定的權力鬥爭與安排邏輯。因此套傅柯的說法,制度改革時,絕不可以陷入所謂「一次革命」的迷夢中,而忽略「微觀權力」的存在事實。換句話說,改變要從權力的最細微處入手。
所以真正的翻轉或提出社會處方,都要從認知想法的改變開始。特別當養兒防老的照顧,逐漸變得不切實際時,每個人應該要有機會,通過實際體驗裡,開始改變自身面對高齡社會問題的想法、說法和做法。所以籌建好好園館時,目標就是想作為改變傳統認知想法的創新體驗基地。
園區地圖
創辦人的話
老,是每個人的成長議題。
一生無論精彩或勞苦,終將向晚。
我們要記得,好好地享受晚年的繽紛
彩霞,自然自在之情。
「好好園館」是「有本」的第一個夢想,
我們希望在園區中引入「生活美學」及年輕人的創意和活力,
作為推動長期照顧的起點….
一個理想的生活聚落,
是有生氣的,
有很多很多的樂趣、笑聲、活力,
一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美在田園景致外,
有老有少,偶有喧鬧聲,
在這裡,每個人都自然自在,
這,就是我們自己的桃花源。
在靜宜大學附近,好好園館的樹悄悄地成長著,
吸飽水分的泥土也滋養著草地。
這裡有1800坪的綠地和農園,
有私廚美食、手作工坊、木工坊、鐵工坊、烤肉區,
經常充滿年輕歡笑,白日有鳥聲蝶影、清風徐徐,
夏夜則蟲鳴蛙叫、螢火點點、星光滿天,
竭誠歡迎來走走。我們已經很用心地做了起頭,
現在誠摯邀請有夢想的您,和我們一起打造心的桃花源。
聯絡我們
若您想更了解好好園館的服務內容,歡迎留言給我們,
收到您的訊息後,將有專人與您聯繫, 謝謝!